1.调整心态,明确任务 。
高中学习期间,一些家长和老师经常用“高中的学习是苦一点、累一点,没有时间玩,但考取大学就好了,学习任务轻,玩的时间多”等类似观点来教育学生。
及时调整心态,尽快转变角色,充分认识到学习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大学学习中去。
2.更新目标,合理定位 。
在中学阶段,学生有一个具体而确定的目标考上大学。
但上了大学之后干什么?许多同学都感到比较茫然。
许多同学进校后进入了目标盲区,有了一种失落感、松懈感,再也难以保持中学时期那样的求知热情了。
如何尽快渡过盲区,重新确立新的学习目标,新同学进校后,应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具体情况,确定好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主攻目标和附带目标。
3.把握差异,掌握方法 。
大学学习与中学时期的学习相比,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发生了较大变化。
要把握这种变化,找到自我,努力学习。
2.缴纳社保人的身份证件影印件及学生证影印件;
3.制做“社保卡”的数码拍照回执表正本;
1.校园审批、归纳学生的缴纳社保材料,递交至社保局教务处管理科;
2.地税局系统产品申请缴纳社保;
3.缴纳社保失败的学生反馈机制给学校,更改信息内容后再度递交材料;
4.名册确定后,通告学生交纳在校大学生医保费用;
一是在户籍地住院后72小时内,向参保地医保机构报备即可(电话告知),出院后将报销所需材料带回参保地报销。如果未报备也可报销,但是报销比例会少5~10%。
二是在参保地提前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可让老师同学帮办理),然后在户籍地选择可以异地直报的医院就医,出院时可以直接报销费用。不用回参保地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