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民富
民富的内涵,应该有两个要素:一是人均收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二是广大民众得以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即收入差距不太大。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史,是一部家天下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中,统治者视国家为私有,也要求所有人都以国为家,为国尽忠,死而后已。在这部家天下的历史中,国家利益始终高高在上,民众利益则可随意践踏,任予任取。也许是由于历史的惯性,在封建社会结束后,这种国为重、民为轻的思维模式仍然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
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十二五”规划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以民生为本,以民众利益为出发点和最高目标,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五中全会的精神,标志着从我国“十二五”开始,中国历史将告别国强民弱、国富民穷的千年传统,走向一个民富民强的新时期、新天地,在民富的基础上实现国富。
从GDP总量和人均GDP的角度来看,浙江省民富程度较高。根据2019年的数据,浙江省GDP总量达到6.58万亿元,人均GDP达到10.49万元,均高于福建省的水平。此外,浙江省还拥有较为成熟的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以及较高的发展速度和较好的城镇化程度,进一步证明了其民富程度较高的实力。但是,福建省的海洋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工业布局也较为合理,所以两省的发展潜力都非常巨大。
是“打工仔”或者“工人”
因为民工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大部分都靠打工赚取生活费用,因此人们习惯性地将他们称为“打工仔”。
而在职场中,民工也是其中的一类工人,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工人”。
延伸:民工在工作中承担着很多体力劳动和技能性劳动,他们的付出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为了让民工得到更好的待遇和尊重,社会应该加强对民工的保护和关注,增加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获得感。
同时,也应该提倡人们不歧视任何一种职业,给每个人都一个公正的评价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