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论语》
2、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丘 《论语》
3、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丘
孔子的“仁”爱思想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仁”的爱思想具备了人类人格文化的完整形态,这在历史上已经发挥过积极的推动作用1。
其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仁”的思想可以作为一种人文精神,帮助人们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1。此外,“仁”的思想还可以作为人格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补充,共同促进和谐文化的形成1。因此,尽管现代社会强调制度文化,但人的角色依然是不可替代的,而“仁”的思想正是对这种人性重要性的认识和尊重1。
1.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7.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9.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5.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