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社保退休计发月数怎么计算
时间:2025-05-13 05:52:25
答案

1、计发月数是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的,按照不同年龄计算出的一个基准数值,有相对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文件对参保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从40岁到70岁每一岁对应的计发月数都作了规定。例如:60岁、55岁和50岁退体,计发月数分别为139、170和195个月

2、从国务院发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可以看出:同样年龄退体的,计发月数相同,缴费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而同样个人账户积累的多,退休越晚,计发月数越少,即除数越小,因而待遇水平越高。

社保退休注意事项
答案

1、退休后养老保险不能转移,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可以办理转移。但职工已经退休,已经确认养老金的领取和领取标准,就无法再进行养老保险转移了,但可以通过金融系统实现养老金异地支付(需要个人承担银行相关服务费用)。

2、个人缴费满15年后不继续缴费,退休时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个人缴费满15年,仅仅是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一个基本条件,只要职工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仍处于就业、有收入状态,就要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如果中断缴费,将会直接影响到个人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水平。

3、《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规定,跨省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按下列规定确定其待遇领取地: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4、在每年的上半年退休的人员,计发其退休养老金时,所涉及的上年度本市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按上二年度本市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在每年的下半年退休的人员,计发其退休养老金时,所涉及的上年度本市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按上年度本市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社保退休金如何计算
答案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算法你交的基数不同也就不同下面以广州为例:

广州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分别按下列办法计算: (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 定义: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其中: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

每年的缴费基数与前年的当地月平均工资的比值全部加起来求平均。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上面求得那个值乘以退休时的当地月平均工资。

推荐
© 2025 但是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