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同一种群的所有生物共用一个基因库。
对种群的研究主要是其数量变化与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的内容已属于生物群落的研究范畴。
群落,亦称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不是任意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有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
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具有动态性和遗传多样性。种群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种群的分布格局和空间异质性等;种群的遗传特征,包括基因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以及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等。通过研究种群的特征和动态变化,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规律,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种群密度:每一种群单位空间的个体数,或作为其指标的生物量,称为种群密度,也称为个体密度或栖息密度。
作为单位空间,除面积、容积等物理空间外,也多用一棵植物、枝、叶、粪块等的栖息场所单位。
在对每一单位空间的真正密度的推测困难时,也可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捕获数以表示其相对密度。
此外对某地区的总面积的密度称为粗密度,对实际栖息场所的密度称为经济密度或生态密度。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不同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同一种群密度在不同条件下也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