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作为明朝的航海家和探险家,是太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的喉结被割除了,这是封建社会特有的行为。
为了保证航海队的“纯粹性”,明朝皇帝特意派遣太监担任航海的领袖。
伴随着这个历史的背景,郑和被选中成为太监领袖,开启了明朝的航海史。
需要注意的是,郑和虽然是太监,但他并不是一个没有权力和地位的人,他在明朝的政治和经济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生肖:猪。
郑和(1371年- 1433年),回族,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
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
”(又作“三宝太监
”),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
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
郑和(1371年-1433年),明朝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曾七次下西洋,开辟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巅峰。据历史记载,郑和于1433年(明宣宗宣德八年)在返回南京的途中病逝,享年62岁。
至于“诈死”的说法,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或历史记录支持这一观点。在现有的历史文献和资料中,郑和的死因和死亡时间都有明确的记载,且被广大历史学者所认可。
因此,可以认为郑和是正常死亡,而非诈死。当然,历史总是充满了未知和谜团,也许未来会有新的发现或观点来改变我们对郑和死因的认识,但至少在目前,我们可以认为郑和是因病去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