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可能会出现在租赁期间,例如租金逾期、资产损坏或争议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种可能的方法是在合同中约定解决纠纷的方式,例如仲裁或法律诉讼。如果出现纠纷,合同双方应该首先尝试通过协商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可以采取其他适当的法律手段来解决争议。
总的来说,融资租赁合同纠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解决方式,包括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法律手段。如果您遇到了这种情况,建议寻求专业律师或仲裁机构的建议和帮助。
第一,融资租赁合同是由两个合同——买卖合同和融资性租赁合同,三方当事人——出卖人、出租人(买受人)、承租人结合在一起有机构成的新型独立合同。两个合同在效力上相互交错,从传统合同法的视角观察,主要体现在:买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出卖人,不是向买卖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买受人履行现实交付标的物的义务,而是向另一合同,即融资租赁合同的承租人交付标的物,承租人享有受领标的物有关的买受人的权利和义务;在出卖人不履行合同的义务时,承租人得在一定前提下,向出卖人主张赔偿损失;买卖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得随意变更买卖合同中与租赁合同的承租人有关的合同内容等。
第二,融资租赁合同是以融资为目的,以融物为手段的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的承租人通过出租人购买并将标的物出租,达到融资的目的,以解决自己一次性购买标的物所需资金的不足。从这点上看,承租人等于向出租人借贷,但由于承租人此时并不是从出租人处取得租赁物或货币所有权,而仅是通过租赁的形式取得标的物的使用权,以租金的形式偿还出租人为购买租赁物所付出的对价和费用,与借款合同显然不同。(崔建远主编:《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437~442页。)
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协商解决:当融资租赁合同出现纠纷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双方可以通过谈判、调解等方式,达成一致意见,解决合同纠纷。
2.仲裁解决:当协商无法解决合同纠纷时,双方可以选择仲裁的方式解决。仲裁是指由双方自愿选择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其裁决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3.诉讼解决:当仲裁无法解决合同纠纷时,双方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作出判决或裁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解决方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果合同纠纷较小,双方关系较好,可以通过协商方式解决;如果合同纠纷较大,双方关系较紧张,可以选择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