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
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守岁的寓意:
1. 辞旧迎新:守岁是对即将逝去的旧岁表示惜别,同时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新年充满期待。在除夕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通过守岁来迎接新年的到来,寓意着新旧交替,时光更迭。
2. 孝敬父母:年轻人守岁寓意着希望父母长寿,祈求新年里家人健康平安。守岁也是一种尽孝的方式,陪伴长辈度过除夕这个重要的时刻。
3. 驱邪避灾:守岁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这种方式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赶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综上,除夕守岁的寓意主要包括辞旧迎新、孝敬父母和驱邪避灾。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关爱。
守岁的寓意和象征在于辞旧迎新,祈求来年平安吉祥,家庭和谐,事业顺利。它代表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待,对过去一年的告别与总结。守岁之时,家人团聚,共度良宵,寓意着家庭和睦、团结一心。同时,守岁也是人们对时间的敬畏和珍惜,提醒我们把握当下,珍惜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每一刻。在守岁的夜晚,人们会燃放烟花爆竹,迎接新年的到来,寓意着驱逐邪恶,迎接吉祥如意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