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药依阑出,分披受夏凉。
叶连黄独瘦,蔓引绿萝长。
结实终堪食,开花近得香。
烹庖入盘馔,不馈大官羊。
——山药 王冕
2.谁种山中玉,修圆故自匀。
野人寻得惯,带雨劚来新。
味益丹田暖,香凝石髓春。
商芝亦何事,空负白头人。
——尝山药 刘崧
好的,下面是对《咏山三首·其一》的赏析:
《咏山三首·其一》是宋代诗人于石的作品。诗的主题集中在山的崇高、伟大和永恒上,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慨。
首句“一山横亘野中央”,直接描绘了山的形象和位置,山矗立在天地之间,雄伟而壮观。这里的“横亘”二字,不仅描绘了山的宽广和高大,也赋予了山一种坚韧不拔、永恒不变的气质。
次句“列嶂如城四面长”,诗人用“列嶂”形容山的连绵不绝,如同城墙一般护卫着四周。这里的比喻既描绘了山的形态,也赋予了山一种守护和庇护的寓意,暗示了山的伟大和崇高。
第三句“云气嘘青苍玉立”,诗人用“云气”和“青苍”来形容山的颜色和气质,使山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同时,“玉立”二字,既描绘了山的坚硬和挺拔,也赋予了山一种高雅和清新的气质。
最后一句“风骨冷高凉”,诗人用“风骨”来形容山的精神气质,用“冷高凉”来形容山的气候和环境,进一步强调了山的崇高和伟大。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慨,即面对山的崇高和伟大,人应该保持一种冷静和谦逊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山的崇高、伟大和永恒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慨,即面对自然的伟大和崇高,人应该保持一种敬畏和谦逊的态度。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五言律诗,原文: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注释:
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螳螂:也称刀螂,属肉食性昆虫
应节:适应节令
彤云:红云,彩云
鴳鸟:鴳雀。鹑的一种
渌沼:水清的池子
炎风:热风
暑雨:盛夏下的雨
蚕麦:蚕丝与麦子
幸得:幸而,幸亏,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