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1920-1997),原名汪国柱,字曾祺,江苏苏州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他的咸菜文化原文可能指的是他在《咸菜文化》一文中所描述的咸菜制作与食用文化。
《咸菜文化》原文如下:
咸菜,江南人称之为“腌菜”。这种菜,种类繁多,有黄豆芽、黄豆芽头、绿豆芽、萝卜、芥菜、莴苣、芹菜、蒜苗、香菜、黄豆、青豆、毛豆、花生、笋、蕨菜等等,可说是五花八门。江南人的腌菜,有“腌”和“霉”两种做法,腌制的时间也因菜而异,长的有三个月,短的只有半个月。
江南人喜食腌菜,因为腌菜可以保存长时间,而且吃起来口感独特,尤其适合江南人的口味。腌菜的制作方法简单易学,家家户户都可以自己动手制作。
江南人喜欢在早晨喝稀饭时搭配咸菜,这样既方便又美味。腌菜不仅可以当佐餐小菜,还可以作为菜肴的主料,如腌菜炒蛋、腌菜肉丝等。此外,腌菜还可以用来制作各种汤料,如腌菜豆腐汤、腌菜肉片汤等。
总之,腌菜是江南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食材,也是江南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他的作品涉及小说、散文、戏剧等多个领域。以下是汪曾祺写过的主要作品及时间排序:
2.《晚饭花集》,1985 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3.《茱萸集》,1986 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
4.《蒲桥集》,1989 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5.《塔上随笔》,1993 年由群众出版社出版;
6.《矮纸集》,1996 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7.《受戒》,1980 年 10 月由北京文学发表;
8.《异秉》,1980 年 11 月由雨花发表;
9.《大淖记事》,1981 年 4 月由北京文学发表;
10.《黄油烙饼》,1981 年 8 月由上海文学发表。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汪曾祺主要作品的一个大致时间排序,实际上他的作品还有很多,而且有些作品的发表时间可能存在交叉或不确定的情况。
汪曾祺在《夏天》中提到的“臭芝麻”实际上是天名精。这是一种植物,其种子带有一种特殊的臭味,因此被称为“臭芝麻”。
天名精的种子之所以会有臭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叫做“芝麻酚”。这种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气味,类似于芝麻的味道,但又带有一些臭味。芝麻酚是天名精为了吸引传播者,如鸟类和昆虫,来帮助其传播种子而进化出来的特征。通过散发出这种特殊的气味,天名精可以吸引传播者来到其植株上,然后传播种子。这种臭味也是天名精的一个显著特征,可以轻易地区分它与其他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