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始于唐德宗李适在贞元五年,即公元789年。
由于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又称春龙节、青龙节),所以中国民间常常将中和节与龙抬头混为一个节日。"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龙抬头"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成为全国性节日并出现在文献上记载是在元代之后。
2011年05月23日,中和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阴历二月二为龙抬头,今年的阳历3月12日,龙抬头由传说而来,有一点封建的意思,可以相信。总的来说你知道这样事就可以了,
龙抬头起源于中国的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其起源时间不确定,但据传说可以追溯到汉朝或唐朝。龙抬头是指一条长龙模型,由多人手拿木架、穿着彩衣、扎着灯笼和麻绳,在人群中穿行起舞。
它早期的作用是祭祀祖先和请雨祈福,后来逐渐演变成庆祝节日、商业广告和庆祝国庆等活动的一种形式。龙抬头经过千百年的延续与创新,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