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在甲骨文中画的就是火焰,字形演变到战国、到小篆再到今天,基本没变。
火 huǒ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 同本义 [fire]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1 火的故事是一个非常古老而又神奇的故事,有着深刻的寓意和启示。
2 火的故事讲述了人类最早掌握火的过程,是通过一位勇敢的人类发现了火的神奇之处,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共有6种。1、A型:燃烧固体燃料的火,包括木头、布料、橡胶、纸张和某些塑料。
2、B型:燃烧液体或可液化燃料的火,包括石油、汽油、油、油漆、一些蜡和塑料,但不包括烹调用的脂肪和油。
3、C型:燃烧气体燃料的火,包括天然气、氢气、丙烷、丁烷。
4、D型:燃烧可燃烧金属的火,包括钠、镁、钾。
5、E型:任何A型或B型的火若发生在电器、电线或任何带电体旁边皆属此类。控制火势时不能使用任何导电物体,否则有可能被电击。
6、F型:燃烧烹调用脂肪和油的火。由于其温度常常远高于其他B型火,因此一般灭火器都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