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
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名远达,字默深、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原邵阳县金潭)人 。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道光二年( 1822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1、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
2、万感苍茫日,相逢一语无。
3、东海西海,圣各出而心理同。
4、水为万古无情绿,酒是千龄不老丹。
5、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6、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今日之物。
7、地气天时变,则史例亦随世而变。
8、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
9、夷情夷技及夷图,万里指掌米沙如。知己知彼病家策,何人职司典属国。
10、圣人以天下为一家,四海皆兄弟,故怀柔远人,宾礼外国,是王者之大度;旁咨风俗,广览地球,是智士之旷识。
《行路难》是中国清朝时期的文学家魏源创作的一首长诗。以下是《行路难》的全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的旅途所抱持的坚定与勇敢。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在行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然而,诗人用“行路难”的反复呼唤和“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