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充电时,将锂离子通过电解质液体在正负电极间传递。但在过充电时或充电电流过大时,会导致电解液剧烈气化,释放出大量气体,甚至引发爆炸和火灾。
此外,由于锂电池的正负电极材料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也会引起过热、起火甚至燃烧。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应该使用专业的充电设备、遵守正确的充电流程,并避免长时间放置在高温、高湿环境下。
锂电池爆炸的原因有 :
1、锂电池负极容量不足。锂电池阳极部分容量不足时,充电时产生的锂原子无法插入阳极石墨的夹层结构中,会沉淀在阳极表面形成晶体。锂电池长期结晶会导致短路。此时电池会急剧放电,产生大量热量,烧坏隔膜。高温会将电解液分解成气体,压力过高会导致电池爆炸。解决办法:建议更换大容量电池。
2、水分含量太高。充电时,水可以与锂反应生成氧化锂,这会导致电池的容量损失,很容易使电池过度充电并产生气体。水的分解电压低,充电时容易分解产生气体。当这一系列产生的气体会增加电芯的内部压力,当电芯的外壳无法承受时,电芯就会发生爆炸。平时尽量将电池放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远离热源,避免阳光直射。解决办法:可以直接更换电池。
3、外部短路可能是由于正负极连接错误造成的。由于外部短路,电池的放电电流很大,会导致电芯发热。高温会使电芯内部的隔膜收缩或完全损坏,导致内部短路,从而引发爆炸。解决办法:把正负极连接对。
4、内部短路。电芯内部短路造成大电流放电,产生大量热量,烧坏隔膜,产生更大的短路现象,会将电解液分解成气体。如果内部压力过高,电池会爆炸。使用时,不要将锂电池的正负极与金属物体接触,远离金属物体和高温场所。解决办法:直接更换锂电池。
5、当电芯过充时,正极过量放出的锂会改变正极的结构,过多放出的锂容易插入负极,也容易导致负极表面析出锂。而且电压达到4.5V以上,电解液会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以上都有可能引起爆炸。充电过程中,不宜过充或过放。解决办法:注意充电时间。
可能是电池保护电路发生了异常由于锂电池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特别是保护电路的设计也比较专业,因此当电池内部保护电路发生异常时,可能会产生充满电量但无法放电的情况。
而重新使用充电器给电池充电,会重新激活保护电路并修复电池问题,从而使其能够正常使用。
如果问题经常出现,可能需要更换电池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